“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时,民族觉醒者如鲠在喉,人们纷纷要求枪口一致对外。1937年春,上海艺华影业公司筹拍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刘雪庵先生受邀为影片配乐,并为《长城谣》谱曲。该剧讲述一位东北民间艺人因“九一八”事变,携妻女流亡关内的故事。在逃难过程中,老艺人教女儿唱起自编自曲的《长城谣》,希望女儿永远记住国仇家恨。
因“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寇入侵上海,电影被迫停拍,所拍胶片下落不明。为躲避战火,词作者潘孑农,曲作者刘雪庵先后离开了上海,失去联系。
1938年,词作者潘孑农在武汉街头听到一个小姑娘在唱《长城谣》,当小姑娘唱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的时候,内心的悲凉油然而生,激发人们投入到抗战洪流中去。
经打听,小姑娘叫周小燕,后来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周小燕说,他们武汉的年轻人是在一个《战歌周刊》上看到《长城谣》的曲谱,于是在武汉开始口口相传,原来刘雪庵在离开上海后,把歌曲刊登在了自办的杂志《战歌周刊》上。
1938年底,周小燕赴法国留学,在途经新加坡时,被百代公司邀请,录制作了唱片《长城谣》。海外华人华侨听到《长城谣》,纷纷出钱出力支持祖国抗战,有的还直接回国走上杀敌战场。“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因此,《长城谣》也成为著名的抗战歌曲之一。
五十年代,曲作者刘雪庵因创作过《何日君再来》被打成右派,《长城谣》也受到牵连被禁唱,慢慢被人们遗忘。改革开放后,刘雪庵被平反。1984年,香港歌唱家张明敏先生在大陆演唱了《长城谣》,此曲开始回到人们的视线中。80年代初,人们对抗战史的了解还仅限于单一指向性思维,无法全面理解歌曲中蕴藏着巨大的民族痛苦与反抗力量。随着我们对抗日战争史的深入了解,今天的中国人当再次听到《长城谣》时,一定会心如锥痛,血脉偾张,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民族承受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国破山河在,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未沦陷。
九十年代,“汪辜”会谈后,台湾歌手、华语乐坛大姐大邓丽君在唱《长城谣》时,将歌词中的“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改为“十万万同胞心一样”,坚持一个中国,支持“九二共识”。
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年近九旬的周小燕先生与她的学生廖昌永、魏松等再次登台,同声高唱《长城谣》。她说,我虽没有十九岁的音域、音色,但我的爱国激情还在,抗战激情还在,跟70多年前一样!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申办宣传片《激情的约会》用《长城谣》配乐,把奥林匹克的和平理念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精神高度契合,奏出和平最强音。时代赋予了《长城谣》新的使命与内涵,《长城谣》也用新的生命与形象,展示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十四亿人民心一样,长城伟大和平长。
1985年刘雪庵先生逝世,1993年潘孑农先生逝世,2016年周小燕先生逝世。他们走了,但他们留给我们不朽名曲《长城谣》会永远激励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也企盼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生活在一个“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的幸福安康的国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