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暖冬行动” 听听老兵的故事(二)

发布时间:2015-12-21 10:20   本文被浏览过:

支持“暖冬行动” 听听老兵的故事(二)
 

《江南时报》2015.12.4A04版
      来自湖北、安徽、湖南等五省份的178名志愿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着“暖冬大礼包”,对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约400名贫困老兵进行暖冬慰问。提供资助的“英雄之名·老兵未远”抗战老兵专项基金,是民建江苏省委主导的一项大型公益项目,江南时报全程报道支持“暖冬行动”。交汇点通讯员 曹宏根 金思聪 记者 黄勇

抗战老兵张远
我的衡阳保卫战

      当志愿者们陪着张远老人来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时,老人看到了一把熟悉的中正剑。他久久地望着橱窗里的剑,沉默不语,细心的志愿者却发现张老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原来1941年,18岁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黄埔军校六分校,校长也曾亲自颁给他一把中正剑。张远说:军校毕业后,中正剑就一直佩带在我的身边,它承载了我所有的战争记忆。

别人挑一筐土,他硬扛挑两筐
      15岁时,张远的家乡江苏句容沦陷,经过一年多的逃难生涯,他来到了溧阳。17岁时,因为文化底子好,他成为了国民党第二游击区的一名文书。在溧阳他经常看到陈毅和粟裕骑着马来军部领取物资,他见证过国共合作的日子。
      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至零陵工兵学校,零陵距离衡阳不过100公里。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计划,国民党输得溃不成军。短短数月间,河南大部、湖南长沙相继沦陷,日军以势如破竹之势直逼衡阳,若攻下衡阳,西南重镇危矣,陪都危矣。
      面对强大的日军,对于前线的每位将士来说,这势必是场空前绝后的殊死搏斗;对于后方修筑坦克通道的工兵部队来说,这是一场与日军的生死赛跑。
当年6月,日军逼近衡阳,衡阳保卫战就此打响。战斗当天,张远跟随部队星夜驰往衡阳,受领了为后方坦克打通前进道路的任务。
      接受任务后,部队立马动工,拿起了修路工具就没日没夜地干,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关系到前线无数将士的生命。当时身体薄弱的张远尤其干得卖劲,别人挑一筐土的量,他硬扛着要挑两筐,大家休息的时候,他也没停着。
      长官担心他的身体扛不住,劝他少干点。张远仗着自己年轻,并没有理会长官的建议。半个月后,坦克通道终于修筑好了,看着全新的美式坦克源源不断地向衡阳方向开去,大家的疲惫感也被坦克的轰鸣压了下去。

曲折辗转过程中遗失中正剑
      正当大家松了口气时,没几天,前线传来溃败的消息,衡阳将要失守,日军坦克将要从这条通道进逼西南。工兵部队接到了破坏通道的命令。听到这个消息后,张远感到一阵心悸。还没调整过来的他,就跟着大家一起破坏通道,由于缺少炸药,需要人工进行毁坏。当时正是三伏天,由于连续超负荷作业,张远体力透支太大,在回撤途中大量吐血。
      不得已,张远只能在后方休养。此后,他一直辗转于西南地区,远离了战争,六个月后终于在重庆接受了治疗。而军校毕业后就一直佩在张远身边的那把中正剑,却在那次曲折的辗转过程中遗失了。
      “如果让我再去打仗,我会毫不犹豫的像当年那样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年轻的志愿者们,张远老人又一次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中国远征军老兵熊寿明:
永不磨灭的番号

      当穿着定制军装登上胜利日阅兵车辆驶过天安门时,他摸了摸衣襟上的番号,那里有他死去三分之二的战友。
      他是老兵熊寿明。
      冲锋时,战友不断倒在他身边
      1937年七七事变时,20岁的熊寿明正在南宁读高中。“国难当头,我不愿意做亡国奴!做亡国奴要死,我为何不在战场上死。”熊寿明说。抗战爆发后,他立即投笔从戎,成为黄埔军校六分校的一员。1939年,日军侵入南宁,熊寿明的家庭遭了殃,不仅家里经营多年的裁缝铺被付之一炬,父亲也被日军的炸弹炸死了。
眼泪还未擦干,熊寿明就随部队转进武鸣高峰坳。南宁有两处战略据点,一是宾阳昆仑关,另一个是武鸣高峰坳,而这两个制高点都为日军牢牢掌控,要想夺回高峰坳,谈何容易。
      悬殊的火力使高峰坳战役打得异常的艰难,日军炮火连日强攻,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仅在高峰坳阻击中,敢死队就牺牲了300多人,尸骸从山上滚落下来,堆满了山谷。熊寿明永远也忘不了在冲锋时不断倒在他身边的战友们,“他们前赴后继冲锋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
      70多年前,谁也不会想到地理位置并不突出的龙陵县腊勐乡松山,这个只有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却被日军称为“东洋马奇诺”。在这里,中日两国军队3万余人进行了一场历时3个月的惨烈争夺战,最终以中国远征军全歼据守日军告终。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也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
      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以至于当熊寿明老人回想起那场战争时仍然会感慨落泪。
      “在松山战役,我们连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牺牲了,”熊寿明说,“我们都不怕死。”
      当冲锋号吹响时,数以万计的士兵们像潮水一样涌上了松山,据守在制高点的日军机枪都扫射不过来,然而正是他们的血肉给日军拧紧了绞索。
激战过去,当熊寿明站在松山的最高点俯看时,满山遍野的尸体让他为之震撼,是战士们的血肉硬生生地把“东洋马奇诺”撕了个粉碎。熊寿明脱下破烂的军服,向他的番号,向他躺在松山的战友们敬了个军礼。

[志愿者感言]
      给生者补偿迟到的尊重和关怀
      每次采访老兵,总会感觉一个真实的英雄就在你的面前,他们的经历有时候让我错愕,但更多时候是敬佩和崇敬。是的,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离我们很近。
      然而,老兵们又离我们很远,在我们的暖冬行动中,不断发现陆续有老兵离我们而去,老兵在慢慢被发现,老兵也在慢慢凋谢。给生者补偿迟到的尊重和关怀,给死者一个名分,是我们每个志愿者都在努力的目标。
      战争是残酷的,老兵熊寿明的连队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阵亡,老兵张远修筑坦克通道累至大吐血,像他们一样的老兵们都为这个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是民族的英雄,那些在后方保障前线作战的战士们也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故事不应该被人遗忘,尤其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当珍惜和平来之不易。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许再过几年,老兵们都不在了,今天我们“打捞”老兵们的故事,不仅是对刀光剑影的回眸,向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致敬,也是我们对和平的向往,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