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天下 讲解显爱心 ——读陈刚《讲解员日志》有感

发布时间:2023-02-04 14:52   本文被浏览过:

(沈梓朋)    
    当得知陈刚老师的著作《讲解员日志(上下册)》已出版发售,博物馆每位员工都表达了热烈祝贺,因为这不仅是陈老师6年来做义务讲解员的心得,更是被馆长称为博物馆的半部发展史。我想应趁着春节假期向陈老师借来这两本书去细细品读感受。任何书籍的出版都需要有人去阅读,我很荣幸成为陈老师出版的《讲解员日志》第一位读客。
    7天时间,我阅读完了两本共436000余字的《讲解员日志》,看完后思绪万千,我想可以通过6个方面谈一谈这本书描述的内容和我自己内心真实感受。让他人能真诚的感受到陈老师对讲解员工作的热爱、清晰的了解到在博物馆这个大家庭里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讲解员。
一、书籍内容大致梗概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2015年7月19号至2021年11月21日陈刚老师做我馆义务讲解员的经历。每天发生的事无巨细,陈老师皆记录下来。虽因受篇幅之影响,没全部呈现在书里,但是书中描述日常工作之详细,也非普通人所能想象。
    书籍分为三部分,包括1至4章内容、日志附文、还有后记。前四章内容是陈老师通过记叙、叙事说理、夹叙夹议、描写、说明、抒情等方法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从普通的观众到义务讲解员的转变,从一开始讲解生疏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模式之变化过程,当然也有和观众发生的三两趣事这个我会在后文举例细说;日志附文是陈老师自己归纳总结的几个抗战时期令人感动的故事、自己原创的一些抗战诗文和创作的一些和抗战时期有关的歌谣以丰富前文;后记则主要描写陈老师自我心里路程,作为本书的总结。
二、何以创作《讲解员日志》
    在这本书的自序和后记中,陈老师也详细的描述了自己为何会记录下六年来做讲解员的经历,在此我将言简意赅的阐述一下:将对历史的个人兴趣与合适的平台载体相结合,以实现奉献社会之愿望是陈老师的初心。2007年,陈老师就参观过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史料陈列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前身)并与博物馆保持长时间联系。
    2015年陈老师与前来采访的由浙江大学商学院魏玲老师领队的暑假社会实践学生一行一同采访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吴先斌馆长。在浙大一行人走后,陈老师和吴馆长进行了数小时的沟通交流并明确了在馆里无志愿讲解员的情况下,提出自己想成为义务讲解员的意愿。此次交流相谈甚欢,双方就博物馆的建馆情况、藏品展陈及博物馆未来工作的发展交流了许久。在此基础上,陈老师也阐述了自己对抗战史的热爱和对博物馆能建成这么多年表达了敬佩。此为契机,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当陈老师向馆长递交《讲解工作的后续思考》、《请示》等书面文件并当面进行汇报、模拟讲解了博物馆的简介和自编的藏品故事后,打动了馆长,赢得了信任,成为了我馆一名义务讲解员。这一干就是6年,六年来风风雨雨,陈老师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只要观众需要,只要馆里需要,都会来到馆里为观众做志愿讲解。
    陈老师说,没有博物馆,就没有他这名志愿讲解员,也不会有《讲解员日志》。文物保管需要有仓库,文字保存也需要仓库,把每天的经历写进日志里就是内在精神世界的最好的仓库。
理论需要既有经验的总结,也要有教训的铭记,更应有探索的勇气。讲解虽是说给观众听的,但也是讲给自己听的。即便观众不会注意到讲解的细节或明晰讲解的技巧,但不能因观众体会不到,就不去改进,不去努力。所以陈老师为了炼好讲解员这块“钢铁”,《讲解员日志》应运而生。它是汇聚博物馆动态、讲解实践、与观众互动、讲解心得思虑的集总结、教训、探索之大成的一种尝试。
    独特的博物馆,造就了独特的讲解员;独特的思想行为轨迹,造就了一本独特的日志。
三、一名讲解员的使命感
    于我看来,博物馆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就必须要发展自身的影响力:对于线上,我们应有相关的视频文字宣传我馆做的工作;对于线下,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好观众,只有观众进到馆驻足参观,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只有源源不断的观众,才是博物馆发展下去的动力。馆长在收集文物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文物上有相关的文字说明,让观众能看得到,这也就是让“文物自身说话”。但是总会有文物哪怕本身有说明也会让观众一头雾水,因为不了解抗战那段历史,所以需要有讲解员来为观众服务,用讲解员自身的历史素养带动观众了解这段悲壮的抗战史。
    陈老师在2016年12月31日这天日记里写道:说探究人生,往往研究他人、他物易,琢磨自身难,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是因为他有自觉的目的和使命,而禽兽则没有自觉的目的和使命,自己的理想梦想是自己主观确立的,而使命往往是国家或时代或上级所赋予的,我想在时代背景下也可自我赋子。使命看起来要比目的来得更具体些,我的个人自赋使命对国家、社会来说要有益无损,最好一面能实现自我本性,一面又能奉献于社会及人类。那么成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一名合格的义务讲解员就是最佳的契合点。
    通读完这本书,在2019年5月16日里这篇日志里写道的一句话,让我印象也尤为深刻。他说:记得有媒体报道称吴先斌先生是草根馆的草根馆长,如照此说法,陈刚就是草根馆的草根讲解员,不过笔者倒愿自称为和平年代抗战馆的一名“志愿兵”在没有硝烟的抗日战场讲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需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需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和战场智慧。
    自我认为陈老师对成为我馆义务讲解员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现在是和平年代,如何让观众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是博物馆人的使命,而陈老师如此的敬业精神将我馆的使命感发扬光大。
四、对讲解模式的一些思考
    陈老师对讲解模式的思考也是贯穿文章始终,在15年刚申请做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时,因为完整的讲解词将近一万三千字,对于早已过了机械记忆最佳年龄的陈老师来说,只能是夜里挑灯看书,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气势去攻克背诵这个难关。好在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是把讲解词完整的背下来,并马不停蹄的投身到讲解工作中。
    陈老师最难为可贵就是最初对讲解模式就有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讲解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创造性输出,应针对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不同的需求,“因人施讲”。如为少年儿童讲解要富于表情,用符合其年龄段的语言,用更具故事性的简练方式讲;对中老年人,要注意抓住重点和其关注点,有针对性地讲,详略得当;对青年观众,则要善于提示,引起共鸣后让他们展开更深层的自我思考,而不是一味灌输;对专业人员,讲解不宜泛泛而说,应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结合馆里的一些学术研究活动动态,讲一些学术界或业内的前沿新观点,不加评论地供其参考。总之要努力积累讲解经验,针对不同的观众情况及心理,灵活应用不同的恰到好处的讲解方式,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观众。
    而对讲解效果的目的和效果总结的三句话应是每个讲解员奋斗的追求,分别是;(1)有人来。讲解服务以生动细致见长,有血有肉,加之重点特展区不定期有更新,使观众有再次参观的愿望。(2)愿意留。朴实及接地气的娓娓道来的讲解风格,使观众愿意逗留听故事,在听讲解的过程中,了解许多书本上见不到的鲜为人知的抗战人与事。(3)满意走。流连忘返,觉得不虚此行,成为再次参观或带动他人参观的潜在回头观众。
    事实证明陈老师自身对讲解模式之思考,以及付出的努力使得他在后面讲解工作中愈发得心应手,并让很多观众对我们博物馆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与我馆保持了长期的交流,这就是很正向的影响。
    一开始就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后面工作只会是事半功倍,但是人不能不学习,不能不进取,如果一直在原地保持高姿态不改变,也会被时代淘汰。那么如何转变呢?陈老师认为因我馆条件有限,不具备多位讲解员的条件,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情况下创造属于自己特色的讲解模式吸引到观众是他要解决的难题。从把讲解词完整背下来, 到通过几场流水线的试讲,观察观众反映,进行每天自我总结形成“因人施讲”的讲解模式。在此基础上并增加多个讲解词版本,分为(普通版、贵宾版、少儿版),确定用“是什么,为什么,给谁讲、讲什么”的讲解方针作为核心思想。一些细节上,例如在闲暇之余找和抗战史有关的书籍增加自己的历史素养;通过外出调研向一些大馆优秀讲解员学习讲解方法;时刻注意个人形象和品位、注意普通话发音、与观众相隔距离;在跟成年人讲解时通过附赠自创藏品诗词硬笔书法增强艺术创造力;在跟青少年讲解时通过自备一些道具增加互动性,这些就不展开细说了。
    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陈老师终于找到了最具特色的讲解模式,那就是在讲解中运用蒙太奇原理。
    2019年5月25日这篇日志里写道:蒙太奇,根据俄文音译来的,原来是法国建筑学上的术语,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交装在一起,使它们提高到能发挥比原来个别所有的作用更高的作用,后来所谓电影蒙太奇是借用法国建筑学上的这个名词。
    电影蒙太奇原理,业内人士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它的定义我综合理解为如下概念:蒙太奇像文章中的句法和章法,以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面,以若干场面构成一个段落,以若干段落构成一个部分,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方法的总称。由2个或若干最能表现主题的、注重细节性的、有着内在联系的镜头元素组合起来,有节奏地发展下去,随着观众注意力的转移,依次接触现象内心,由量变到质变,由多个镜头唤起单独一个镜头画面所没有的概念、情绪、情感,通过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等不同手法节奏,来体现导演的思想,使整部片千有表现力和引发观众思考。
    探讨讲解蒙太奇,据蒙太奇原理和联想,试对讲解蒙太奇理论及实践做些可行性思考,先做散发性多维式悟思或跳跃式的遐想,再判断、归纳。
1.讲解中若干藏品(故事)对应镜头,要能在观众的感受与情感中树立起讲解员所想表达的主题形象理念。
2.讲解中的藏品(故事),就像音乐中的高低四重唱,每个声部所产生的音准、表现力的协调,能综合出词曲家所想表达的作品内涵。
3.电影一般为 1.5小时至2小时时长,而全程讲解从效果看亦需将时长控制在 1.5小时内,分若干藏品镜头场面,若干场面构成一个段落(层次),再由各段落(层次)构成全部主题内容,而每个镜头要把观众注意力集中聚焦在某个重要方面 (重要藏品的重要细节),并要注意观众注意力的自然转移性,经分割组合,构成各场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拉紧观众注意力。
4.讲解蒙太奇就是讲解员的语言,是去粗取精的镜头讲解词。一场讲解就是讲解员的一场讲解电影作品,要向观众传递你所讲内容的理解、观点,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式的相对固化的讲解方式和讲解词。
5.讲解是语言艺术,其艺术并非仅在于口才,而应在于将讲解场面(片段)中紧要的细节镜头,用不同的手法方式按次序连接为各段落层次,从而表现想向观众传达的思想结果。
6.经讲解员剪辑过的藏品故事镜头,一经顺序连接,便显示丰富内涵,其心理原理应是渐次接触到事物本质的内心接受过程。
7.在有限的讲解时间内及众多的藏品中,如处理电影众多的素材镜头一样,选择、提炼重要细节镜头,对比、整合、组织镜头,并把讲解员要表达的正能量价值观等核心观点传递给观众,使讲解富有深刻的表现力,给观众留白的思考余地,这点我觉得在历史博物馆尤为紧要。
8.把握观众视觉(藏品)、听觉(解说),本能地把握规律,用讲解蒙大奇,创造出观众乐于接受的时间和空间,使观众有一种整体感,但不会觉得镜头的切换是连续的,因每个镜头并不直接发挥作用,只有将前后镜头建立内在联系后才会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形成讲解链的概念、理念、情感等。
9.讲解本身就是视觉(藏品)和声音(解说)组成的,和电影很相似。
10.讲解员在讲解蒙太奇过程中,就是讲解导演、剪辑师,音响字幕师,用连接的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亦可用交错的镜头给观众造成某种印象或联想,但要注意流畅。
11.据总的讲解提纲,镜头段落组合的讲解形式和方法能产生另一种效果,简单的表述,这就是讲解蒙太奇。
12.依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关注点,将各藏品(故事)合乎逻辑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受,从而使他们正确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涵规律。
13.把蒙太奇变成讲解语言、方法、风格、表现力。
14.将本来非连续的时间、空间等剪辑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表现其构思的主题思想并让观众理解。
15.以往的讲解实践中,可能是上述人的思维惯式使然,当我将位于馆藏不同展陈位置、不细想似乎没有联系、但稍加提示便显现内在关联的藏品进行跳跃式的组合讲解,这种不自觉的讲解蒙太奇,观众基本是认可的。
    初步判断:讲解蒙太奇是可行的,和正常讲解一样,在尊重历史的框架下,此方法值得尝试。
    归纳:我要达到的讲解蒙太奇基本状态应是以若干藏品(故事)构成一个场面,以若干场面构成一个层次,以若干层次构成一个主题,并综合灵活应用各种蒙太奇手法,向观众传播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平观,并有效地与观众互动、交流、互补、互鉴、共同传承这段历史。
    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讲解绝对是史无前例的,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讲解的语言应是一种思想产品,打破一些常规框框,粉碎一些僵化、固化的思维方式,尝试不同视域下的创新讲解手法,陈老师说这应是我们讲解员经常思考的问题,故生自封就是退步,守成不进是退步,还有很多未知等待弥补和探索。
    关于描述运用蒙太奇原理直接引用了陈老师的原文,他对蒙太奇的解释及描述如何运用蒙太奇的原理结合到讲解里是十分详细的。理论要结合实践,当有了理论的基础剩下的就是付出实践行动,在2019年5月25日下午就首先运用蒙太奇的原理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飞行学员研究生支部组织37名同学讲解说了一场,效果绝佳在文中陈老师是这么描述的;南京保卫战展区“陈导演”跳跃式地将几个藏品镜头组合成镜头场面,构成一个层次,深化突出“黄埔精神”,再将几个藏品镜头(故事)组合,细节突出另一层次“大刀精神”,再用一组镜头(故事)再现当年南京雨花台地区中国军队血战到底的“视死如归”精神,从而形成“陈导演”力图想实现的以南京保卫战史实为背景,以藏品为依托,诠释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个主题的讲解蒙太奇。南京大屠杀展区同理,分别用3组藏品镜头(故事),构成了个层次,力图展现“陈导演”所想呈示出的历史证据链和引发观众对和平内涵的思索。
    应无悬念,“陈剪辑”“陈解说”忠实执行了“陈导演”的主题意图。
五、印象最深刻的几位观众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凝聚力量,培养民族精神,可以说馆史本身就是一部红色教材。作为博物馆人就是希望观众能多抽点时间进到馆里参观学习,如果每一位参观的观众都能了解到当年真实的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才算是充分体现。
    通读此书,陈老师重点描写过几位观众,他们都是在第一次参观以后跟博物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坚持多次来馆里参观学习,我将重点举例;
    2016年2月27日这天,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大一历史系学生牛蕙同学一个人前来参观,陈老师看到后主动为牛同学讲解,讲解过程中陈老师感叹“这位牛同学是无备而来,但从其他藏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情形看,除了有些细节外,我当面表示自愧不如”。当陈老师说到童子军徽章的时候,牛同学随口就建议可以跟孩子们说一下杨慧敏的事迹,不仅如此牛同学虽是历史专业,但当时才大一,并不可能一下就接触到抗战史,这应说是她自己课外下的功夫,此外对当年国民革命军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德械师的装备了如指掌也是出乎陈老师意外的,陈老师说“我讲解为什么注重与观众的交流?有时候需要它营造互动氛围,有时候需要它融合、拓展藏品内外的历史节点,有时候也需要它提振兴趣点,让讲解呈现出活力或体现出某种风格。总之,述说与倾听、交流与互动,融合与协调,富有共鸣的对话,是时时可激发出新意和退想的一种讲解方式,无疑,还能在讲解基础上“讲听相长。”
    由此看来不是每一位观众都是“新手”,有些时候经过双方的交流沟通碰撞出的火花也是绚丽多彩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讲解员与观众最和谐、最好的状态。
    2016年4月22日,南航郭家琛同学在参观博物馆后,代表第十三党支部欲与博物馆建立爱国教育长期合作关系,并随后传来合作意向书。2016年9月17日,郭家琛组织 10名同学放弃中秋节休息来馆配合省电视台纪录片制作中心在馆展厅拍摄拟在央视播出的《幸存者—见证南京 1937》的素材镜头,令记者和陈老师感动。2016年11月5日,郭家琛同学再次组织学生们参观。2016年12月10日,已是保研生的郭家琛和学院团委书记傅成成来馆与吴先斌馆长在展厅举行该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郭家琛同学为了今后学弟学妹们的持续活动,力促学校挂牌付出了努力和心血。2019年10月27日,郭家琛又组织博士生党支部来馆参观。
    郭家琛同学从大四、研究生、到博士生,认准了一个理,3年就这么走了下来,难能可贵。
    还有无数多的学者、老师、学生、各大馆的讲解员通过陈老师了解到了我们博物馆并与我馆建立深厚的友谊,博物馆之规模虽不能和国有大馆相比,但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是有情怀,干实事的,馆长经常说一句话“我们就干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会有人认可我们的工作”。然,工作也是需要宣传的,6年来,陈刚老师在讲解工作上勤勤恳恳,力求突破,在为博物馆宣传上跑遍了南京大大小小100多所高校,哪怕是自己休息时间出去采风,也是为了创作跟抗战史有关的诗歌谣以便给观众讲解时能增加互动性、趣味性、艺术性。我们都应学习陈老师始终如一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六、观后总结
    “曾有媒体报道说,吴先斌先生是草根馆的草根馆长,那我就是一个边学边干摸着石头过河的草根讲解员。就视角和水平而言,写出的日志应少有读者,但日志有我人生的经历和我自己解说的精神世界,有我自己认可的精神价值,凝聚着我的心血,是我思考和随感的日志,是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在博物馆的这儿年,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悟到很多东西,可说是我人生中最愉快的几年。日志即使不成书发表,或只是自写白读,我也乐此不疲地就这样写着,不但乐手写,也觉得写得有意义。”
    这是陈老师在后记的一段总结,侧面反映了他个人的一些精神境界,对于普通人而言能把自己每天工作情况亦或是思想点滴记录下来就很难了,像陈老师这样可以事无巨细的记录并带有个人思想总结的是难能可贵的,这不仅需要高度的自律还要有一定文笔,因为有爱才能坚持,因为坚持才能成功。
    截止到2021年3月12日,5年志愿服务工作回顾:在博物馆领导、同仁及观众的指导帮助、支持下,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岗位上,自2015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12日,据《讲解员日志》不完全统计,志愿服务231 天,志愿服务时间1848 小时,为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菲律宾、尼泊尔、奥地利、肯尼亚等地观众义务讲解 300 余场,服务3000余人次。观众面涵盖了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士、企事业单位、公司、宗教界人士、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社会团队、社会各界市民等。专程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学习取经,走访了南京 2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观摩交流,走访祭拜了 23 处南京大屠杀遗址,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访南京100 所大、中、小学校,为馆做宣传和调研,积极探索讲解艺术。5年来,手不辍笔每讲必记,已形成《讲解员日志》36万余字。2017 年,荣获南京市第七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2018 年,荣获南京广电新局颁发的南京市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最佳奉献奖”。
    感谢陈老师为博物馆的无私奉献,从您的《讲解员日志》里我能感受到您崇高的个人魅力,您对工作认真的态度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对待工作不思进取不可取,应永远保持一颗对生活、对工作、对他人敬畏之心,做一个谦逊的人,做一个热爱学习永远进步的人。
    衷心祝愿陈老师可以在和平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可以保持初心,不忘始终、博物馆与陈刚老师携手并进,一定可以共创辉煌。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