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抗馆 > 馆长致辞

发布时间:   本文被浏览过:

  
   
诚挚的期待和欢迎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朋友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指导。

    南京,一个在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城市。1937年12月13日,日寇就是从安德门冲破南京城,并屠城四十多天,三十多万人悲惨地死去。这段人类文明史上泯灭良知、灭绝人性和践踏文明的暴行,一度湮没于历史的烟尘,除了亲历过这场悲剧的幸存者,鲜有人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1983年的一个冬天,在南京大学电教室里,我看到了高兴祖老师带来的一段14分钟的黑白影像。这是美国的一名牧师马吉先生在日寇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到的一个个画面。这长达14分钟的画面,没有注名、没有声音,没有一句叙述性的描述,只有杀戮和死亡,伴随着屠刀下各种痛苦的表情。

    这14分钟画面很长时间内都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每每想及,心中便隐隐作痛。很想做点什么,纪念我们无辜遇难的同胞,缅怀抗击日寇浴血奋战的先烈,铭记这段屈辱的、同时也令中华儿女奋起的历史。

    于是,2006年12月,我办了这个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去做一个艺术类博物馆,通过对艺术品的投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而偏偏做一个有投入无回报的历史题材博物馆。我一直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真正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民族自卫战争,对于这么一个伟大而厚重的历史,仅有国家记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民间记忆,把国家记忆与民间记忆相融,才能构成民族的记忆,只有民族记忆才能承载这段屈辱与光荣的历史。我本人也想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实现一个公民良知,履行一个公民的国家责任,只有尽了国家责任,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在维护民族尊严。

    希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能成为一个抗日战争的研究平台,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这里和历史对话,客观地反思历史。

    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馆徽上有两句话,NO WAR(反对战争),以及“共赴国难”。“no war”,这是如今每天沐浴着和平的阳光的我们无法体会到的、却是当年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一句话;而“共赴国难”的精神,不仅是战争年代,和平年代更要传承下去。

    为了珍爱和平,我们不忘战争。

    向为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每一名战士致敬!

    向在漫长苦难中默默承受与坚守的人民致敬!

    国破山河在,正是中国人的抗争,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未沦陷,每一个从抗争中走过的中国人都值得历史铭记。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  吴先斌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